
6月26日,全市教育大会召开。市委书记刘志宏出席并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薛永琦,副区长丁廷轩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区领导尚国桦、郭一民、任刚、张继丰、孟满堂、齐全中、李金果在盐湖分会场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教育强市是运城的一张王牌,教育也是运城的一大品牌、一大优势、一大特点。今后一个时期,运城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是:到2022年,各级各类教育实现更高水平、更有质量的发展,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形成更加完备的现代教育制度体系。实现普惠性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和覆盖率在全省领先;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全省领先;普高职高招生比、职业教育学生就业率、重点学科建设在全省领先;高中教育综合改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考万人达线率、全市高中本科达线率在全省领先“四个领先”。要让运城教育事业与大运城建设的“三个战略定位”“四大战略目标”紧密呼应,做到在全国有强项、在中部有地位、在全省站前列,成为运城一张靓丽的名片。 会议指出,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坚持开放办学,加快形成多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对外开放教育格局,使教育工作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管理,引导民办学校注重社会效益和公益属性,决不能让良心行业成为逐利产业。重视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切实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进一步厘清市区两级教育管理职能,市级要重点抓好高职院校与高中教育,区级主要抓好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 
会议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听党话、跟党走,教育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树立远大理想,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建设过硬的教师队伍,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对教师的考核与管理,把师资力量向教学一线倾斜。进一步健全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注重校长的培养和选择,着眼于“教好”“学好”“管好”,全面加快育人方式、办学模式、保障机制改革,不断健全教育管理制度体系,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会议强调,要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用最好的干部抓教育,用最好的资源办教育,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各县(市、区)党委和各级教育部门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好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党组织的决定在教育系统不折不扣得到贯彻执行;学校党组织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党员教师积极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学校党支部全面开展“两评一考”,引导教师党员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学校各项工作全面进步、全面发展。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紧紧抓在手上,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心培养和组织一支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队伍,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阵地。
会议就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全面部署。要围绕“打好教育强市牌”,进一步增强做好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队伍建设,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等方面走在前列,不断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要深化“三项改革”,进一步激发全市教育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理顺教育管理机制体制,重点抓好“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持续深化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稳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让教育改革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成为推动大运城建设的强大内在动力。要突出“五个重点”,进一步提升全市教育事业的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扩大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国家级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面抓好校园安全工作。要强化“三项举措”,进一步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提供坚强组织和保障。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在组织领导上再加强,资金投入上再加大,配套政策上再健全,确保教育改革发展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奋力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