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积极性,不断提升工作精气神。选准人用好人,关键是要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使命感;从严治党从严治吏,还需激励干部敢闯敢试、勇于担当的责任心。在全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圆满完成、一大批领导干部走上新的岗位之后,大力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激发干部队伍整体活力,着力构建激励干部务实干事、担当干事、激情干事的动力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抓实干部教育培训,锤炼坚强党性,提升干部履职能力
换届之后,如何加快新任干部的角色转变,促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衔接、接力推进,强化干部教育培训、提升干部能力素质成为当务之急。
市委书记王宇燕指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突出经常性教育的特点,推动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持把学习教育与党员干部日常教育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统筹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使干部学习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
9月6日,市委党校秋季学期班次举行了开学典礼,全市第25期县处级领导干部轮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和第1期青年干部培训班共240余名学员,在市委党校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教育培训。市委副书记、市委党校校长朱鹏在开班式上勉励广大学员:加强理论学习,坚持从理论学习中求得真知,从专业知识中汲取营养,从学用结合中提升能力;紧贴发展大局,增强发展信心,激发发展干劲,在攻坚克难的工作实践中努力工作、发挥作用。通过主体班次对领导干部进行综合培训,是市委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主平台、主阵地。
同时,我市还认真开展党政领导干部岗位专业知识网络培训,依托“山西干部在线学习”平台,全市425名学员参加了“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司法行政制度及法律服务”、“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等4个专题培训,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强化干部日常管理,扎牢制度篱笆,坚持抓细抓常抓长
强化干部管理,重在日常,贵在从严。换届之后,干部管理工作抓好了,就能充分发挥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如果干部管理工作抓不好,就会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滞缓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市委把干部日常管理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坚持抓早抓小、抓细抓常,真正管到实处、严到份上。
谈心谈话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了解干部、关心干部、从严管理干部的重要途径。开展经常性的谈心谈话,能够有效促进领导干部高效工作、廉洁从政、健康成长。8月1日,市委书记王宇燕与新任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候选人进行集体谈话时,明确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领会省委书记骆惠宁讲话要求,牢记组织重托,带头履职尽责,常修为官之德、常立担当之志、常念人民之盼、常怀敬畏之心,在关键岗位上勇于担当、干事创业,向党和人民交一份合格答卷。
8月4日,市委召开新任职干部集体谈话会议。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李曾贵指出,要切实增强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真正做到明公理、处公心、讲公道、尚公利。严格遵守组织制度,时刻做到敬畏组织、尊重组织、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让廉洁成为一种习惯,谨言慎行、率先垂范,始终保持良好形象和作风。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齐海斌指出,新任职干部要倍加珍惜党的培养信任、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态势、倍加珍惜人民群众的期望重托、倍加珍惜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尽快转换角色,尽快融入岗位,尽快投入工作,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通过谈心谈话,及时为新任职干部指路子、压担子、教法子,帮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适应工作,进一步增强新任干部履职尽责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坚持近距离观察识别干部,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主动地、经常性地广泛接触干部,是市委了解识别干部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手段。市委组织部严格执行我市日常考核干部档案管理办法,建立日常了解、考核、识别干部文书档案和电子档案,收集、整理、汇总干部的年度考核结果、参加党内生活资料、“六查”情况、近距离观察识别干部台账、专项考核情况、随机调研情况等,坚持定期更新,定期分析研判,将其作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
通过不断健全干部日常管理工作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干部日常管理各项任务,坚持抓早、抓小、抓预防,经常为干部上发条、拧螺丝,加加油、鼓鼓劲,有效激发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干劲。
严格干部监督,织密监督网络,促进干部健康成长
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必须在强化监督上下功夫。今年,围绕换届工作大局,市委组织部共对380名换届初步意向性人选、拟重新提名人选,进行了查线索、查案件、查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工作,对有举报线索正在核查、受到处分正在影响期内、有关资料不齐备的22人一律不使用,对发现瞒报个人有关事项的16人给予诫勉。
扎实开展市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审计出来的问题线索,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结果,切实将审计成果运用到干部日常监督上,落实到严明组织纪律上。
严格干部任前征求意见和任前公示。今年共分4批对153名考察对象,征求了市纪委、市委政法委、市信访局、市检察院、市审计局、市安监局、市卫计委等7个部门的意见;共分5批对27名拟提拔县处级干部人选在新闻媒体上进行了任前公示,进一步增强干部选任工作的透明度,扩大人民群众对选任干部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当前,全市从严监督干部的全方位立体式网络正在织紧织密,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下,通过从严治吏、加强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治生态正在形成。
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解决突出问题,营造良好从政环境
在换届干部选配过程中,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印发的《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和省委出台的《山西省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试行)》,对思想轻浮、工作漂浮、不在状态的干部,在关键时刻、重大问题上经不住考验的干部,工作中拈轻怕重挑肥拣瘦、只顾个人升迁不考虑工作发展的干部,不仅不提拔使用,还进行了组织调整。截至目前,对市县两级干部问责追究7人、违纪违法免职15人,在全市范围内初步形成了能者上、平者让、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
干部须有担当精神,组织要有关爱胸怀。为支持和鼓励各级干部在工作中锐意改革创新、勇于决断担当、大胆先试先行,省委、市委积极探索容错纠错办法,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有关单位和个人在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履职担当等重大工作中,未能实现预期目标或出现偏差失误,但能够及时纠错改正,并符合有关条件的,给予减轻或免除相关责任,切实为敢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负责的干部负责,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良好环境,在全市上下形成你追我赶、争先创优、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