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机构设置 工作动态 政策法规 基层党建 干部工作 人才工作 考核工作 党员教育 自身建设 资料下载
  欢迎访问盐湖组工网! 今天是
2025/4/5 下午4:14:26 星期六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干部工作
盐湖区委书记王志峰在“尧舜禹文化与当代社会核心价值”研讨会上发言
发布时间:2016-03-22 13:35:50 文章人气数:116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学者:
  大家下午好!
     我们盐湖区是关公故里,“关公门前耍大刀”这句话,对我们来说有更深刻的认知。今天,当着各位权威、专家的面,介绍汇报我们盐湖区弘扬舜帝德孝文化、践行社会核心价值的做法,就是在“关公门前耍大刀”,请在座的各位“关老爷”再教我们几招关家的刀法。
     在人类漫漫数千年历史上,数个文明古国相继衰亡,唯有中华民族健步走到今天,原因在于我们有根深蒂固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一百多年风起云涌的社会主义运动中,共产主义曾经由幽灵变为光辉的实践,不幸在许多国家又由实践变成了幽灵,唯有中国的社会主义焕发出勃勃生机,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将马列主义的母本,成功嫁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父本上,创造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在各种价值观激烈撞击的今天,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唯一正确的选择是实现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成功嫁接。成功的要旨在于:选择优良的父本。优良的标准是连接着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广泛、最根本的利益。在盐湖区这个最优良的父本就是德孝文化。盐湖区是被誉为“德圣”、“孝祖”的虞舜活动的中心,舜帝陵坐落在这里,德孝文化渊远流长,世代相传,融入了人民群众的血脉之中。面对德孝失衡的社会现象,人民群众又迫切呼唤德孝重建。因此,我们选择德孝文化为父本。有了优良父本,还必须选择最好的切口,才能保证嫁接成功。“一个好媳妇,三代好儿孙”。因为媳妇在家庭和社会中至为关键的作用,所以我们选择的这个切口就是“夸媳妇”。
     2010年以来,每年从3月份开始,全区各个村镇就搭台举办“夸媳妇”大会:婆婆公公夸媳妇,小姑小叔夸嫂子,妯娌之间互相夸,邻里之间比着夸。公婆写出推荐信,不会写字按手印,从村夸到乡,从乡夸到区。比着夸,争着夸。好媳妇越夸越好,差媳妇的公婆脸上受不了,也就“有的夸上,没的捏上”,争相夸起了自家的媳妇,差媳妇对公婆心存感激,过去的怨恨一扫而光,争着当好媳妇。对于评选出来的好媳妇,为其佩戴大红花,敲锣打鼓将牌匾和奖品送上门。哪家有个好媳妇,哪家光荣;哪村的好媳妇事迹突出,哪个村的村民感到脸上有光。与此同时,区人大常委会还专门出台奖励扶持办法,让德孝楷模、孝顺媳妇等先进典型,在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社会上有地位。在农村,公婆关系是家庭的主要矛盾,媳妇往往又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婆媳矛盾解决了,家庭和睦了;家庭和睦了,社会和谐了,正能量就激发出来了。这个切口找准了,这个嫁接就成功了。
     嫁接的成功,给我们以深刻启示:民族之魂,文化铸造;社会风气,文化熏陶。党要带领群众前进,不能拿教条主义唬人,更不能靠权力吓人。我们在群众中宣传贯彻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要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但决不能是保持高度一样。想想这些年来,一些地方的群众之所以不关心政治,不关心党的理论,是因为我们采取了教条主义的方法,照本宣科地和群众讲理论。如此枯燥的、不切实际的说教,怎么能让群众引起共鸣?群众凭什么关心这样的理论?党要带领群众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中国梦,就必须通过这种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嫁接,让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内化到群众心中,外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我们在夸媳妇活动的基础上,把德孝文化活动不断引向新的高地。区委、区政府机关带头,引导全区农村、社区、机关、企业、学校,建起了不同规模、形式多样的德孝讲堂182个,定期邀请专家、教师和德孝典型登台讲课,累计授课2000多场次,数十万人次接受了教育和熏陶。为了德孝文化传之以永,全区大多数村庄建立了德孝纪念碑,将历届村干部的德政、好媳妇的事迹刻在碑上。碑上“留白”,激励更多的人向典型看齐,积德行孝。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在看守所,让党员干部听罪犯讲一堂忏悔课,吃一顿犯人饭,坐一小时罪犯牢房,看一场罪犯母子撕心裂肺的模拟表演,使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遵纪守法是对人民最重要的德,合家团聚是对父母最大的孝。类似这种生动的活动还有“一朵花”、“一台戏”、“一次志愿活动”等等。我们还在全区发起以“学雷锋、扬德孝、做文明盐湖人”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倡导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455支志愿服务队、1万8千余名志愿者活跃在全区城乡,围绕社会需求积极开展助老助残、扶孤济困、文化传播、医疗卫生、社会服务等志愿服务,面对全社会播撒爱心。尤其对于党员干部,发行“德孝储值卡”,完善“德孝写实表”,记录机关干部在单位、家庭和社会的德孝表现,作为干部考核任用的依据,调动了广大干部敬业担当、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活动形式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我们更加注重活动内容的 创新。全国文明村镇的龙居镇雷家坡村,他们的一堂德孝课是这样上的:儿子媳妇面对父母公婆,高声叫一声“爸”“妈”,一些父母听到这久违的称呼,不由泪流满面;村里发给洗脚盆、新毛巾,儿子媳妇给爸妈公婆洗一次脚,两代人的隔膜被一盆热水融化;父子婆媳紧紧拥抱三分钟,柔情亲情恩情在这里升华。德孝课的主持者往往也在现场热泪满面,泣不成声。这一生动的场面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愿意在党的领导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我们党也是完全有能力领导人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在于根据当地实际搞好嫁接。嫁接的艺术就是执政的艺术,嫁接的能力就是执政的能力,嫁接的实践就是创新发展的实践。
     作为这一实践活动主体的人民群众,不断教育着我们,提高着我们。我们在全区采取村级和社区基层党组织主导、区财政适当补助的方式,建起了155所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安顿好近5000名留守的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的一日三餐,同时解除了2万多名青壮年外出务工、离土创业的后顾之忧。这是一个全社会参与的平台:儿女出一点,体现的是儿女的孝心;党员干部操心费力,体现的是他们对群众的感情;社会捐助,体现的是德孝所激发出的爱心传递。这是一件既不复杂也不困难的事情,但收到的效果却让我们久久思考。一次乡村换届选举前,我带领机关的同志去调查,在村边问一位老大娘:“有没有人找您拉选票?”“没有,拉也没用,我已经给在城里打工的儿女媳妇打了电话,让他们回来投我们现在书记和村长的票。”我问她:“为什么?”大娘说:“我们现在的老年食堂办得美着哩,他俩不当干部了,谁知道食堂能不能办下去?”
  大娘的一席话如醍醐灌顶,使我们感到震撼:一顿饭竟然连着数张选票,关系着人心向背。我们讲凝聚人心,就是要这样去做润物无声的工作;我们讲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是要这样一点一滴去提高;我们讲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就是要这样一砖一石去垒筑。
     嫁接的成功,给盐湖区带来新的气象。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几年前,我们曾怀念的鱼水关系在悄悄恢复。解州镇党委书记雷刚说:“过去到村里,主动搭话的不是村干部就是上访户,现在男女老少远远就打招呼,都愿意和你家长里短说上一阵。”陶村镇五曹村有个几十年的老上访户焦雨高说:“过去也明明知道自己反映的问题无法解决,但看到村干部不务正业,就想给他们添些堵,制造点麻烦,解解气。”现在,他主动编时事快报、文艺节目、墙报板报,到老年食堂义务帮灶,成了配合村干部工作的老积极。
     人心就是生产力,道德就是竞争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抓德孝文化建设,就是抓人心、抓核心生产力,就是从根本上抓经济建设、抓社会治理。人民有道德信仰,有行为规矩,社会才能安定有序,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才有坚不可摧的群众基础。
     优化了的政务环境和外部形象,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形成了吸引项目和投资的集聚效应,推动了全区的经济社会发展。2010年到2015年,全区新上项目和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都在两位数以上,中小企业数量大幅增加,主要经济指标基本翻番。
     这一实践活动,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2015年,中宣部和全国妇联在我区召开弘扬德孝文化、践行核心价值现场交流会;我们的德孝文化建设实践研究,被列为国家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计划。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学者,盐湖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不论大家来自任何地方,往前追溯十代、百代、千代,盐湖都是大家的故乡,我们只是守护者,借这个机会,诚恳邀请并欢迎大家到“德孝圣地”“关公故里”“华夏盐都”,到自己故乡看看走走,故乡的守护者张开双臂欢迎大家!
 
 

版权所有:中共运城市盐湖区委组织部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解放北路46号
运维管理:中共运城市盐湖区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

晋ICP备11007830号-1


盐湖组工公众号
扫码关注

“三晋先锋”APP
(苹果版、安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