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盐湖区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第一目标贯穿始终,积极构建为民服务平台,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一是抓住重点,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疑难问题。针对群众在征求意见中反应强烈的民生问题,集体研究攻关,拿出具体的解决方案。针对乡村环境卫生胜、乱、差现象,各乡镇铺开环境集中整治活动。针对群众“多跑路”的问题,在区级层面建立社会治理、文化宣传、经济发展、农业科技四个服务中心,在乡镇、街道70多个便民服务站和窗口单位,分类设置服务岗位,在村、社区设置便民服务代办点,为群众提供全天候的服务,形成领导干部“多跑腿”的服务体系。二是把握细节,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日常琐事。围绕领域特点和群众需求,组建100余个“素质高、业务熟、能力强、服务优”的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经常深入农村、社区开展便民服务活动;乡镇依托政务大厅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分别设立便民服务站和便民联系点,建立解决民生问题登记卡,集中为群众解决住房、上学、就医等社会保障方面的相关事务。广大党员通过“上门服务”、“结对服务”、“承诺服务”等方式,开展为民服务活动。三是建章立制,形成了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积极推行“一站式”、“代办式”服务体系,健全完善民事代办、首问负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等制度,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实施“一事一档”和跟踪督查,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构建形成了联系服务基层、群众和解决群众问题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把服务群众工作不断引向深入。(任晓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