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区席张乡王马村位于中条山脚下,由王坟、马坟两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共有耕地590余亩,108户304人,党员17人。近年来,随着盐湖区委、区政府大力发展城郊型观光农业利好政策的相继出台和实施,该村党支部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充分利用当地特殊的地理资源条件,大力发展泉水浅池莲藕种植,闯出了一条以“一村一品”带动农业增产、以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思路决定出路,支部绘出新蓝图。王马村地处山根,南靠山,北靠滩,土地无法深耕,生产条件先天不足,可谓“处处石头滩、遍地枣刺窝”,传统的玉米、小麦种植业效益低微,亩均年收入仅为200余元。面对这一自然环境劣势,该村党支部一班人深刻意识到,沿着现有的路子走下去,“再干几十年,都是一个样”,想致富就必须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009年,村党支部多次组织党员集体研究讨论,谋划全村农业发展思路,党员梁建泉提出利用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发展莲藕种植的思路后,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自此,王马村党支部初步确定了走产业化、规模化、多元化农业经济发展之路的基本方向。 实干决定实效,党员扛起一面旗。说干就干,梁建泉、梁建荣、李建明3名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率先响应村党支部号召,自发到山东、湖北、陕西等地做前期调研,了解产品品种、种植技术和市场前景,并在此基础上引进了两种适应性较强的莲藕品种,进行试验栽培。2010年,3名党员又吸收2名村民入股,每人集资2万元,成立了山水有机莲藕合作社,通过创建“党员+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吹响了该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冲锋号。该村党支部积极动员30户群众流转了500亩土地,采取土地入股形式由合作社集约使用,在解决合作社用地问题的同时,保障农户每年每亩地保底分红350元,同时引导鼓励剩余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增收或参加合作社务工创收。这一举措,得到了全村群众的认可和欢迎,也促使合作社快速走上了规模化发展的道路。 品牌决定效益,产业铺就致富路。为了提高农产品附加值,2012年,合作社申请注册了“瑶雨”牌商标,对莲藕产品进行全面包装提升。同时,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流程,不断引进新技术提高莲藕品质和口感,并积极拓宽市场,使“瑶雨”牌莲藕直供市区各大超市,价格在原有基础上翻了一番还多,产品仍供不应求。截至目前,该村已开发种植莲藕300余亩,年产莲藕180万斤,年收入达220万余元,亩均纯收入由以前传统种植业的200元左右一跃到7000元以上,本村剩余劳动力在合作社务工年收入达到20余万元。村民通过抱团发展、两条腿走路,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党员通过引领示范、带着群众干,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作用,形成了“党群共建心相印,增收致富藕相连”的发展局面。 “向生产要效益、向自然风光要收益”,王马村农业发展有了新的思路。下一步,该村将依托种植产业,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通过新建三个观光蓄水池、一个长廊、一个凉亭、一座桥等,利用莲池边养土鸡、利用山坡建农家乐,开发羊肉泡馍、凉粉、农家菜等饮食系列,形成“种、养、吃、游、购、娱”的经营模式,变“小产业”为“大农业”,推动农村产业规模化发展、多元化扩张,让山根根的致富之花越开越艳。 (闫祖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