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在“河东大讲堂”第24讲上,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管理学硕士张海涛教授为盐湖区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讲授了一堂非常生动而精彩的“关于工业化进程及工业新型化的思考”专题报告。 张海涛教授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与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启示、我国的新型工业化现状、山西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及借鉴。 第一节是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与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启示。首先发达工业化国家的基本经验是工业化过程中必须注意轻、重工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必须注意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性,正确处理三次产业间的发展关系;必须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将自我积累与吸收外资很好结合起来;正确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调控。其次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四个特点是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一些固有的经济发展问题和任务,要求我国必须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人口众多;快速工业化进程,“十五”时期是我国工业化进程最快的阶段。按照十五时期工业化进程的速度,我国在2020年就会实现工业化;低成本的工业化进程。最后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是资源需求对国外的过度依赖;市场需求对国外的过度依赖;技术需求对国外的过度依赖;出口产品过分集中于劳动密集性行业,造成利润低下风险增加;中国的农民权益受到挤压,而且正在面临更大盘剥的新情况。 第二节是我国的新型工业化现状。首先是十七大提出“两化融合”,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其次是工业现代化---工业化发展的最高阶段,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和科学管理方法,把工业建立在当代世界最新科学技术基础上,使工业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社会效益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最后是我国后工业化的到来工业化中期的一产二产三产的失衡问题,第一产业(农业)供不应求尤其是中高端农畜牧产品供给不足;第二产业(工业)供过于求而导致产品产能严重过剩;第三产业(服务业)供给不足而且服务质量及水平较低。 第三节是山西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及借鉴。一山西工业结构的特征及主要问题是轻重比例失调,支柱产业单一;要素支撑力不强,生态环境承载力有限(水、运输、消耗);创新能力薄弱,发展动力不足;工业呈现“影响缓、冲击猛、回落深、恢复慢”的运行特点。二加快经济转型发展,全面推进工业新型化,推动发展主要依靠资源开采、初步加工向资源深度开发,深度加工阶转变,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由传统产业一支独大向多元发展转变,由粗放、高耗、低效、单一线性发展向集约、低碳、高效、多元循环发展转变,最终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安全发展、集约发展。三推进工业新型化的措施是加快提升传统产业、做强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不断推进市域城镇化。四政策措施保障是转变职能,提供服务保障;加强管理,提供组织保障;多方筹资,提供资金保障;政策倾斜,提供优惠保证;创新机制,提供人才保证。 通过这次讲座,使参训学员对工业化进程以及工业新型化的概念、意义、特点、作用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增强了我们抓好此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对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准确把握工业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和实现途径,进一步推动我区转型跨越、科学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